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使孩子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的相关内容。
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
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
[图片0]
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怎样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拿出耐心倾听孩子,与孩子共情,赢得孩子的信任,然后再引导他们怎样解除不愉快的情绪。教给孩子生气的时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行为是父母能够容忍的,什么举止是父母不能够承受的,这样孩子在以后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时就不会太出格了。
民主地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给孩子列举这种行为背后的多种可能性,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每种行为的结果是什么,让孩子自主选择,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怎样都必须自己承受,父母不会帮他们的。
明确规定行为底线,确立孩子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对于特别任性孩子的情绪管理要实行以退为进的方式来进行。首先给孩子分析他们的这种行为利弊是什么,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他们能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等等。
孩子明白了这些后自然会知道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因为人的潜意识最能保护自身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事了。家长朋友们,您只要在孩子最初的几年里认真地这样做了,一旦孩子将您的这些做事方式养成习惯,那么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都不会再让您为他们的情绪操心了。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充分信任、爱孩子
任何一个独立有魅力的孩子都是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目标明确,自我管理能力强,非常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
不要用物质奖惩孩子
如果家长用物质来引诱或者恐吓孩子,他们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做这件事情,那么长时间如此会压抑孩子的本性,让他们迷失自我,不停的消耗能量而一无所获。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
从小就培养孩子做一些他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吃喝拉撒、穿衣洗漱、帮忙做家务等等。不断的生活磨练会让他们很快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有独立意识萌芽的时候,不管他们的选择的东西看似多么不好都不要立即阻止,时间久了孩子会慢慢有一定的审美,他们会变得有决断力。
[图片1]
教会孩子表达释放情绪
情绪管理是自我管理很重要的部分,从小就要教会宝宝认识自己的心情,并且教会他们表达出来,逐渐地他们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且乐观。
如何教会孩子管理情绪
不要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也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不需要管制的太很,可以让孩子发出来。如果孩子想发脾气,父母压制不让发,孩子把坏情绪憋在内心里,等爆发时更可怕。
父母发脾气不迁怒孩子。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发泄情绪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孩子会学了去,更不要把坏情绪故意迁怒孩子,明明孩子没有做错,却要挨你的吼。
父母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再烦再毛躁,也要学会控制自己,毕竟是成年人。不为别的,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在孩子面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把这好的一面学去。
早晨起床温柔对孩子说话、有些孩子有“起床气”,早晨一起来时,总是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鼓着小腮帮气鼓鼓的,父母在早晨起穿的时候,温柔的孩子说话,让他有个美好的早晨,减轻孩子的不好情绪。
常对孩子微笑。父母总是板着一张脸,整天耸拉着眉毛,孩子看了你都怕。小小的心理,因你这张苦闷的脸,又能有什么好情绪,请多对孩子微笑。
父母的感情要好。大人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让孩子的心理不健全。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很好,家庭中充满欢声笑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会有好的情绪,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