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没有对错,只有表达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是否会伤害他人。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并在引导中逐步训练孩子驾驭情绪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孩容易发脾气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小孩容易发脾气怎么办
成人会发现,原来比较听话的乖孩子迅速变成了一个什么都喜欢和成人对着干的“熊孩子”。而在一个“宠溺”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发展就会演变成突出的“自我中心”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妈妈、奶奶日常生活的中心,她们的溺爱养成了孩子“一切都围着我转、一切都必须听我的”的习惯。在这种“孩子-父母互动”为主的人际关系模式下,孩子无需去争抢,一切就可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家人不会明显关注到孩子自我中心倾向带来的问题。但一旦处于幼儿园这种以“孩子-孩子互动”为主的人际关系模式下,这些问题就会快速凸显出来,孩子做出各种为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当然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拒绝,所以以上冲突产生。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无法判定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最严重的问题是不能等待、不能接受轮流、不能接受等一会、不能接受我没有等等。
[图片0]
所以,当孩子发现有些玩具别人有自己没有,就会变得激动、愤怒。在缺乏合适的人际交往技巧情况下,孩子就会采用发脾气、打人、骂人等攻击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很多家长却觉得孩子还小或是心疼孩子,忽略或不重视对孩子的规则教育。
家庭生活中孩子总发脾气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她想要发脾气时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像是卧室、浴室,或者是洗衣间。当她开始要发脾气时,陪同她到“情绪发泄室”,并且明确告诉她,“当你觉得情绪平复时再出来。”如果她出来时情绪尚未平复,就再带她回去一次,并且再次告诉她。
“当你情绪平复时再出来。”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在情绪平复室待上一整天,但是她很快就会发现,当身旁一个人都没有时,发脾气实在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孩子在发脾气并且无法静下来,最好教她如何控制情绪。
给她一个拥抱并且说一些能缓和她情绪的话,譬如,“没事了,冷静下来。”在脾气缓解下来后,请她去洗洗脸或者给她一杯水来转移她的注意力,并且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冷静的状态,不要让步答应孩子最初的要求,当一切都静下来时,教导孩子感到生气时要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适当的行为及言语)。
只要你觉得孩子发脾气的程度不会对孩子本身或是周遭的东西造成危险,就让孩子独处一会儿。可以跟孩子说:“我先出去了,当你情绪平复下来时再出来找我吧!”之后,你可以做些自己的事,并且耐心等待孩子情绪平复。
孩子脾气大怎么办
了解孩子脾气大的原因
有些孩子本来脾气不大,性格也是挺温和的,可后来却突然的脾气大了起来,这就要好好找原因了。有的是因为家庭关系的变动,比如一直陪伴孩子的人不在了或者换了,导致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孩子的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让孩子心情抑郁,也有的是因为孩子身体有些不舒服,家长忽视了。
照顾孩子的人要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
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这个道理。照顾孩子的人,是最最能够影响孩子性格的。你说你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发火脾气大,或者夫妻之间经常当孩子面吵架,那么孩子一定也会学着脾气大动不动就闹脾气,一次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说到底,这不是孩子的错,都是你自己一言一行教育出来的。
[图片1]
让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说出来
有的孩子脾气大完全是被自己的父母给“逼出来”的。孩子别看年纪小,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他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平日里父母对孩子的管束太多了,孩子有任何要求几乎不会满足,一定要按照大人的意愿强迫孩子接受。如此一来,时间久了孩子能不“憋闷”吗?能没有意见吗?那么脾气大业绩可以理解了。
宝宝哭闹怎么办
满足宝宝不合理需求以中止哭闹、孩子哭闹是每一个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于是有的父母一见孩子哭闹便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例如给孩子买他期待已久但不适合的玩具。这种行为是饮鸩止渴,当下虽然可以让孩子停止哭闹。
但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一哭闹我爸妈就给我买我想要的”。久而久之,哭闹成为孩子达成不合理要求的“武器”。长大以后,孩子会对他人有很强的依赖性,而且偏向坐享其成和守株待兔,不懂得为人生奋发向上。
哄劝无效,与宝宝发脾气、有的父母在孩子哭闹的起初以哄劝为主,然而宝宝屡屡不买账,父母便发起火来“说你别哭了别哭了,还没完没了了!啊!你说,你为什么哭!”父母起初好好说话,但是孩子“屡教不改”。
父母情绪一点点转变,直到突破临界点,想以打骂孩子发泄自己情绪。这时候,父母应该静下心好好想想“我打孩子是我爱他吗?还是我因为屡次失败而恼怒,最终选择打骂孩子来发泄我的不良情绪?”当父母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就能抓住问题的实相,终止不恰当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