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出工程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以及有效方法。
工程项目信息分为四类
成本(投资)控制信息
如项目的成本计划、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单、施工定额、对外分包经济合同、成本统计报表、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等。
质量控制信息
如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有关质量政策、法令、法规和标准等,质量目标的分解图表、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质量抽样检查的数据、各种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测报告等。
[图片0]
进度控制信息
如项目进度计划、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进度目标的分解图标、材料和设备的到货计划、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进度记录等。
合同管理信息
如合同文件、补充协议、变更记录、工程签证、往来函件、会议纪要、书面指令及通知、验收报告等。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部门的服务
当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应着眼于当前的建设市场实际情况,为工程造价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同时,借助信息化的有力手段,工程造价的有关管理部门也能够实现依法行政,实现管理工作的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公正和公平,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工程造价的效率,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促进工程造价向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逐步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信息交换中的行为,保障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技术规范和信息规范。同时,要注重统一信息和资料的各项标准,使信息管理体系中的数据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和交流,体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共享性,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向着更加便捷化、全国化发展。
[图片1]
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人员队伍
由于建筑市场是动态的、品种繁多的,并且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和新产品的出现,工程造价的信息也会出现变化。因此,要想让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就需要组建具有专业素质的信息管理人员队伍,时刻掌握建筑市场的变化,及时的更新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准确的反映市场的动态,并且能对建筑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及时预测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信息管理人员的选拔过程中,要注重选择信誉较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中的成员,建立诚信的信息管理队伍。同时,要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将不同作用和专业素养的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拥有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最后,应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考核和激励,定期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和建筑知识的培训,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扬,对专业素质不过关的成员进行淘汰。
工程质量信息管理
1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组织机构
1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组织结构采用职能组织结构(见图1),职能组织结构是使用最普遍的组织结构之一;是企业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态,其本质是将企业的全部任务分解成分任务,并交与相应部门完成;职能组织结构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结构,高层管理者位于金字塔的顶部,中层和低层管理则沿着塔顶向下分布。职能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将同类专家归在一起可以产生专业化的优势并减少人员和设备的重复配置,成员有一个在他们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交流进步的工作环境,技术专家可以同时为不同的工程项目效力,部门内比较容易沟通,工作效率高,重复工作少。
2工程质量信息管理体系的范围
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信息管理范围应涵盖项目业主(集团公司)、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政府监督部门、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试验检测单位、设备监造单位、监理单位等众多项目参建单位(信息源),每个项目参建单位即是项目信息的供方(源头),也是项目信息的需方(用户),每个项目参建单位由于其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与工作不同,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会有所不同。
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信息管理应涵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勘察设计、物资采供、工程施工、竣工验收、投产运行、后评估、建设准备、可研决策八个阶段。
3 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应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采用开放的系统协作工作平台,专项软件模块采用组件的方式,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建立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一般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4 工程质量信息管理体系与外部处理流程
改变工程质量信息管理和共享过程,实现从杂乱无序的沟通方式到在线协同作业。
工程质量信息内部处理流程:建设、维护信息管理平台→采集质量信息→收集质量信息→加工整理质量信息→分析质量信息→存储质量信息→检索质量信息→传递质量信息→应用质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