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两岁到四岁的孩子和青少年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有时也会发脾气,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那么,孩子爱发脾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有脾气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孩子有脾气怎么办
要求孩子认错
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坚持要求他认错确实是好办法。它标志着愤怒的终结,并有助于孩子恢复正常而不是老绷着脸。认错还有助于家人之间关系的恢复。孩子认错时态度是否诚恳,语调是否正确都不那么重要。要求孩子认错的主要原因是,它让孩子懂得发怒之后如何使情况恢复正常。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发怒和冲动之后认错、道歉,对孩子也有帮助。这就是对孩子的身教。在争论和爆发脾气之后,进行调和对于有关各方都很重要。它使孩子懂得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如何结束争论。
暂时不予理睬
孩子很难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耍脾气,脾气的爆发总是有对象的。所以如果任由孩子号啕、跺脚,自己转身离开房间,孩子的脾气就不会持续太久,如无意外,事情就是如此!如遇孩子正在伤害他自己或是损坏别的东西,是难以置之不理的,若把孩子留在那里,危险较大,必须把他弄到安全的地方。如此几次之后,孩子自然就会领悟到,靠执拗、任性、发脾气是不能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的,因之便可以慢慢地晓之以理,改掉说一不二,为所欲为,执拗任性等等不良习惯。
[图片0]
父母意见要一致
在如何对待孩子耍脾气的问题上,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什么措施都没有意义。双方会相互削弱对方措施的效果。比如,当父亲在干预发火的孩子时,母亲切不能说:“不听爸爸的话”、“不和爸爸好”、“爸爸坏”之类的话;或者当母亲教育孩子时,父亲打断母亲的话而为孩子辩解,说情等。须知,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受益,而且很容易使孩子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甚至有损家长应有的威信。
小孩子有脾气怎么办
国外的研究机构进行追踪研究,结论是有反抗精神的儿童,长大后能办事果断、有个性和意志坚强的人。因此,对小儿反抗期的行为表现父母们不要横加指责、干涉,要因势利导,尊重他们的主张,支持和帮助他们干他们想干的事情。
其次,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强迫命令,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要敢于说“不”,不能一味顺从,重要的是要使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对今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很有好处。
宝宝发脾气时,不予理睬,待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以后,再和他谈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家长要有原则性,一定要一直坚持这么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懂得,父母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发脾气是徒劳的。
或者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吸引孩子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内容,待情绪稳定后再加以教育。家长应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解决一些问题,并适当给予一些指导;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向他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或者是用别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掉自己的要求。
宝宝乱发脾气怎么办
大多数宝宝都会“发脾气”,这是成长中一个典型阶段。家长要站在宝宝的角度看他为什么发脾气。通常发脾气是宝宝当下挫折感的表现。也许是他在做一件事情时遇到了麻烦。
也许他还不会说话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词描述自己的感受,挫折感引起愤怒的情绪,继而大发脾气。当你的宝宝饿了、渴了、累了的时候,他出现挫折感的门槛可能会降低,也就更容易发脾气。
多数小宝宝发脾气是在发泄不满情绪。大一些的宝宝发脾气,可能是一种后天习得行为,当宝宝的要求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被满足,可能会促使宝宝以后继续出现这样的行为。
[图片1]
制定日常生活安排。让宝宝知道每天要做什么,日程安排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详细,并坚持做到。在宝宝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这么做。保证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会使人不愉快、易怒、出现攻击性行为。充足的睡眠可以大大减少发脾气。
小孩乱发脾气怎么办
年幼的孩子还没有学会理性分析,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哭闹只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一些事实,不分场合地大发脾气也是天性使然。而且,在公共场合,孩子所有的情绪都会被放大,这也是儿童的特点。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还要责骂甚至体罚,真的是太伤人了。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要求在有些时候是合理的,包括他们通过吵闹来释放自己的坏情绪。而且,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小朋友出现突然的情绪变化,家长们应该特别注意、提前做好准备:
出现很多陌生人:逢年过节、家庭宴会,家里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来往往,对于孩子来说,突然有很多陌生人会引起他们的不适。环境和活动突然改变:比如孩子离开家去幼儿园,或者要突然停止游戏,被父母要求吃饭、上床睡觉时。
喜欢的活动结束了:要离开公园,或者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分开,或者不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时。(不要太常见好不好?)要求得不到满足:想要吃糖果、冰激凌、看上了商店里的新玩具,大人却忽视他们的感受,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