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播电台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某个电台时,这个电台就要播放歌曲、相声、新闻等节目。家长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处:使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讲述和朗诵。
2.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2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益处:学习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图片0]2给小朋友上口才课
口才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孩子的成长发育要分为各个不同的阶段一样。古人曾说:“橘生淮南为柑,生淮北为枳。”意思是因地制宜地栽培果树才能收获美味的果实。父母根据孩子语言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施教,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孩子语言的发育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过程,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预备期(0岁至1岁)是简单发音和初步理解阶段,又称“先声期”。孩子8个月左右时这种发声达到高峰,并会改变音量以模仿真正的语言。
语言发育第一期(1岁至岁)。这个时期的语言特点是使用单字,还会运用手势、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以动物的声音来代替其名;会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如:父母逗孩子的时候会问:宝宝可爱吗?孩子就会鹦鹉式复述:可爱。如同回音一样,医学上称为“回音语”(“回音语”一般要持续到2岁左右消失)。
语言发育第二期(岁至2岁)又称“称呼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知道“物有其名”,喜欢问名称,词汇量迅速增加。不过,这时孩子还只是知道名称,常常闹出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笑话。
语言发育第三期(2岁至岁)。能说短句,会用代词你、我、他,开始接受母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语法习惯,如:用感叹句来表示感情,用疑问句询问等。
语言发育第四期(岁至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会使用复杂的句子,喜欢提问,称“好问期”。
完备期(3岁至6岁)。这个时候的孩子说话流利,会使用大量词汇,能从他的言谈中发现语法关系,修正自己错误的暂时性的语法,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孩子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2岁到3岁,所以要特别重视。
3少儿口才课互动游戏
小游戏1、打电话
目的:复习有关汉字;练习使用打电话习惯用语。
准备:孩子每人一张不同的字卡。
玩法:教师边做打电话的动作,边说儿歌:"叮铃铃、叮铃铃"全体孩子接着说:"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声音真动听,不知电话谁打来,快快拿起听一听。"(做听电话动作)孩子:"喂,你好,请问你是谁?"师:"你好,我是好老师,我找数字宝宝。"拿相应字卡的孩子站起来,举起字卡说:"我是数字宝宝。"游戏依次进行。
小游戏2、猜猜我是谁
玩法:全班孩子坐成半园形,请一个孩子背对大家坐好,请另一个孩子走到他椅子后面,轻轻敲椅子背三下,坐着的孩子问:"是谁敲我的门呀?"敲门的孩子说:"是我,猜猜我是谁?"如孩子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猜对了,就调换孩子,游戏重新开始。
提示:要求孩子根据声音辨别同伴,练习说疑问句。游戏可逐步加深要求,如:敲门的孩子可故意压低、变细自己的声音,也可两个孩子同时去敲门,同时回答问题,要猜出两个同伴的声音。
4小朋友口才课小游戏
主要以故事大王、诗歌朗诵、少儿播音、少儿演讲、小主持人、口头作文、三分钟脱口秀、即兴表达等形式;
以贯口练习、绕口令、疯狂词组、故事表演、儿歌等内容为载体;通过模仿训练、课堂训练、表演训练、正音训练、语流训练等内容,在普通话发声、发音、气息、语流音变、课堂专注力、表演训练、胆量训练、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强孩子的表现欲望,克服胆小畏惧懒惰的心理情绪,使孩子敢于大胆表现,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游戏:小小营业员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要买的物品特征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对物品特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