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和孩子英语对话?在孩子的英语启蒙过程中,父母要耐心等待输出,在亲子互动中不要苛求孩子回应。有的时候孩子好像并不理会我们说的英语,但是不用担心,其实我们说中文时,孩子也不一定每次都会回应(老公都不一定每次都理会我们),即使当时没有任何反馈,妈妈的话也会慢慢流入他们的小脑子里。孩子最初和家长的英文互动可能是沉默,或者只说单词,这都没有关系,都要经历一个语言沉默期,这表明孩子的第二语言发展过程是正常的,和学说中文的时候经历着相似的阶段。孩子感觉准备好了的时候就自然会输出的,好好两岁多的时候开始在不经意间说英语,比如拿着手机给我拍照的时候,会对我说:“Smile!”
[图片0]
有的时候,我们问孩子:“Are you happy?”可能孩子扭头就跑,这时妈妈千万不要着急批评孩子,只要一笑置之。如果孩子点点头,妈妈就可以用英语说出孩子的感受:“Oh!You feel happy.”
此外,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语言输出的时候,父母可以多和孩子做一些他们可以用行动来回应的游戏,让孩子慢慢适应和父母用英语交流。这样做符合孩子通过身体动作体验习得语言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James Asher创立了“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的外语教学方法,让孩子通过多感官共同参与语言记忆与学习,获得更好的习得效果。因此要和孩子多玩各种需要动作参与的游戏,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两个简单好玩的游戏。在第二节的进阶技巧中还会向大家介绍动作歌谣、手指游戏等。
和小宝宝可以玩儿藏猫猫Peek-a-boo,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发小宝宝用欢笑回应我们的游戏。最简单的玩法就是,妈妈用手盖住脸,然后突然打开,“Peek-a-boo!”还可以拿一块儿小手绢,盖在孩子或者妈妈脸上,说:“Where's Baobao?”然后突然掀起手绢,“Oh,Here you are!Here's Baobao!”如果妈妈能够作出吃惊状,孩子一定会笑得更开心的。
爸爸妈妈还可以躲在椅子后面,然后忽然蹿起来:“Peek-a-boo!”还可以妈妈问:“Where's Daddy?”爸爸从椅子后面窜起来喊:“Here I am!”可以分别从椅子后面和侧面蹿出来,出乎意料的变化是孩子非常喜欢的。
孩子再大一点儿,这个游戏也可以继续升级,收集不同颜色和样式的帽子,妈妈和帽子一起躲在沙发后面,每次跳出来的时候都戴上不同的帽子:“Peek-a-boo!”还可以让孩子过来摘帽子,“Baobao,come over here and take off my red hat.”“You are taking off my blue cap. Good job!”
此外,还有很多Peek-a-boo的绘本或者游戏书,里面会存有各种机关,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带触摸机关的适合两岁以前的宝宝,带变换画面或者小镜子的适合两到三岁的孩子。好好特别喜欢她的几本Peek-a-boo绘本,每次读都很开心。
三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寻宝游戏(Treasure hunt Game)了。把她的一些小玩具和好吃的,藏在家里的一些角落里,寻宝游戏就可以开始了。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玩法。
三四岁的孩子,找东西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要尽量降低游戏的难度,每次只藏一件东西,而且藏得不要太严密,比如故意露出小熊的一只脚。开始时可以对她说:“Could you find Teddy bear?Where's Teddy?”当她朝靠近Teddy熊的方向走的时候,可以说:“You are hotter!”当她移动的方向远离目标的时候,告诉她:“You are colder!”孩子可能需要多玩几次才能熟悉游戏规则,妈妈不用着急。当孩子找到小熊时,妈妈可以说:“Oh!Here it is!Here's Teddy. Excellent!Good job!You’re amazing!”总之,不要吝惜对孩子的夸奖和热情的拥抱(Hugs)和亲吻(Kisses)。
我和孩子玩的时候,有时会让她选择要藏哪个玩具。而且会给她一些线索,比如告诉她:“Teddy is in the living room.”她也许不知道living room的意思,我一般会配合动作指给她方向,然后继续给线索:“It's on the table. Yes,you are hotter.”这种玩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或复习方位词。孩子成功以后可以和她做个相互击掌的动作以示庆祝。
总体的原则是,最开始玩的时候,是为了让孩子熟悉游戏规则和常用语句,因此要降低难度,保证让孩子有成就感。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试着同时藏几样东西,甚至给她画个藏宝图,这样会更有挑战性,也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