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朋友,大学期间没有考公务员的打算,但毕业后因为家人要求,因为工作地点,因为休假时间等各种原因,才准备考公务员。只是此时,因为工作时间的耽搁,备考显得有心无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务员备考心得的相关内容。
[图片0]
公务员备考心得:
一、国考和省考的区别
用通俗易懂的话向大家解释一下,在国地税合并之前,国考招的是国税局,省考招的是地税局。从招录单位来说,国考主要是中央党群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省考主要是各省市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村官就在省考时考,今年河北省省考只在乡镇招考,坑了一批人。从考试本身来说,国考题量大,做不完是正常的,行测稍难。省考题量少,尽量做完哦,申论稍难。
二、岗位选择技巧
如果是参加国考的话,查好专业类别,公务员审核系统还是很严格的。先确定城市,再选择岗位,需要使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主要筛选:应届毕业生还是需要工作经验、专业是否有限制、招录人数。如果是应届毕业生,一定要选择应届毕业生岗位,一般情况下竞争不过往届毕业生。招录人数2个以上,越多越好。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都会公布报考人数、通过审核人数、缴费人数,各位小伙伴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报名人数少的岗位。那么什么时候报名呢?中间时间段吧,最后两天报考系统会崩溃哦!不要因此影响审核哦!
如果是参加省考的话,根据各个地区不同而进行筛选,和国考类似。
三、做题顺序
关于做题顺序,因人而异。我的顺序是常识-资料分析-逻辑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发下题本之后,涂好答题卡还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不能动笔,但是可以翻试卷(如果碰到比较严厉的老师,你还是老老实实坐着吧),用好这十分钟的时间,把常识全部看完,考试开始时把答案涂好,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资料分析可以说是拿分的关键点了,最多错两个,认真做,不要死算,考察的是分析能力,要估算答案。逻辑判断我自己做的还可以,所以放在第三位。言语理解是我的弱项,实词填空凭感觉,越快越好,把时间留给会的题,文段分析的话,题目一长我就容易慌,放在最后逼迫自己快速做,错误率也没有之前那么糟糕了。数量关系最浪费时间,放在最后猜,十分钟做5道题(考场上紧张并不能做完这么多),选的最少的选项就是其他题的答案。
四、笔试备考指南
笔试备考我并没有报班,全靠资源学习,行测听的是华图,申论听了几节华图之后,完全没感觉,就听了粉笔李元吉的课,听了之后就发现原来申论如此简单,抄抄抄,概况的抄,总结的抄,申论终于入了门。
言语理解、逻辑判断我没有专门练习,就跟着粉笔app刷题,或者练套题(这个很重要哦,在考前一定要练套题,培养考场思维)。
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
制定复习策略,进入备考状态。先根据自己准备报考的类别,比如是国考还是某省考或市考,找出上一年的行测和申论真题,熟悉一下题型,浏览一下题目,找一下感觉,看看哪些题型自己擅长,哪些题型是自己的短板。就行测来说,分值比重较大的题型肯定要重点复习,比如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这些题型其实是比较容易拿分的,特别是备考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攻破重点题型是给卷面加分的重点,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且分值比重不大的题型,可以适当突击一下,不必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同样,申论也是分题型的,前面几道总结概括分析题可以比较容易拿到大部分分数,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短板,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下定决心信心,进入全面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抓住两本教材,进行一次完整的复习,可以是一两个月,也可以是三五个月,具体根据个人备考时间和看书状态来定,如果进展吃力可以适当放缓,切勿贪快嚼不烂,这个过程是打基础,后面的强化训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宁可慢一点,也要做到扎实全面。行测和申论要同步推进,时间安排最好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比如上午行测下午申论。特别是申论,有人认为不需要花多少时间,临近考试时突击一下就可以,其实个人认为突击申论是不明智的,因为申论的分数弹性比较大,而且又不会像行测一些题型那样难度很大,所以认认真真花时间去复习,或许比花同样的时间去啃硬骨头(行测的某些题型)更划得来。
大量真题操练,进入题海战术。经过对教材系统的复习,接下来就要拿题目来操练了,一方面检验一下复习情况找出薄弱的地方以便专项突破,另一方面是通过做题强化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参加过考试的人都知道,特别是考过多次的人更清楚:不是不会做,而是时间不够。所以停留在会做还不行,要熟练,要速度,要有技巧,这就需要大量做题。这一阶段切勿做完一套题看看答案就了事,而是要对照答案解析,很仔细地去思考总结梳理,例如做对的题目是不是真正扎实掌握了,是不是有更好的技巧,做错的题目错在哪里,当再次遇到类似题目时有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思路等等。在做题阶段要不断总结,自己总结出题型和技巧,比拿别人的技巧要管用得多。
整理复习笔记,准备轻装上阵。每个人复习过程中肯定都有自己的笔记,不管是知识点的梳理,还是错题集的整理,或者是公式技巧规律,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那里面凝结着自己的思考和心血,现在可以拿出来做个梳理,再过一遍。另外这个阶段还有一件事至关重要,但是少有人做,那就是确定好自己的做题顺序,先做哪个题型再做哪个题型,并且分配好每个题型的时间,这个尤为重要,因为考场上时间紧迫,身心高度集中和投入,很难严格控制好时间,自己事先确定好并牢记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然后模拟几套题形成自己的套路。就可以信心满满等着轻装上阵了。
[图片1]
怎样提高公务员考试的通过率:
公务员考试竞争这么激烈,到底有没有一点捷径呢?答案是有的,生活就是这样,特别是在今天,各行各样竞争激烈,选择一定比努力更重要。
为什么很多人考了很多次没有上岸?
其实,很多考生参加了很多次考试,依然没有上岸,不是因为他不够用心,不够努力,而是竞争太大,运气不好,每次都会遇到学霸,每次都会遇到高手,每次都被高手给碾压。就这样,每次都是差那么一点点上不了岸。
提高自己的报考条件
公务员考试竞争比较大的岗位,通常都会有这些特点,要么是热门部门职位,要么是热门地区的岗位,要门是报名门槛比较低的岗位,比如不限制专业,对学历要求比较低等等。那我们为了避免在报名的岗位中遇到学霸,那就要从报名条件中入手。
如何提高报名竞争力?
1、参加考研,提高学历。
因为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职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省里面的很多关键岗位,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官方对这样的职位的学历通常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那如果你舍得花3年的时间去读研究生,那对于你考公务员来说,算是一种捷径。
2、参加“四项目人员”等基层服务。
所谓的“四项目人员”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乡村特岗教师等。参加这些项目,如果有2年以上服务时间,并且考核通过,那在公务员考试报名期间,可以报那种对基层工作有两年限制的职位,报考选调生还可以加分,竞争比较小,而且加分项目还可以为你提升了不少竞争力。
3、通过司法考试。
如果你报考的是基层法院和基层检察院的选调生,通过统一的司法考试获取相应证书,就可以获取加分,这样就增加了你的考试竞争力。
4、报考少数民族地区岗位。
这个只能针对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相应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岗位,因为满足这个条件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
在职工作者怎么备考公务员:
了解备考信息
首先要了解考试的类型,是国考还是省考。国考相对来说笔试比较难,因而分数都不是很高的。省考因为是地方的,笔试卷子相对简单。招考上国考近几年几乎都要求应届毕业生或者几年工作经验,我当时因年限不满,未选择。省考大部分要求全日制的,报考的地点相对能选得更细些。
公务员一共考两门,行测和申论,有些专门岗位只要考行测,大家要事先了解,免得弄错。我在福建,如今福建公务员一年一次,时间几乎都在4月23前后。大家可以上网了解自己所要考的省份的考试时间,很好查到。
制作计划表
我是从今年2月14日元宵节后正式准备笔试的,算来也就两个月吧。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复习的时间就是每天晚上7:00—11:00,以及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
关于计划我大致这样安排的,晚上六点下班,吃饭半小时,七点到七点半看新闻联播,之后看书,再做题,一般做一套题两个小时,对完答案就要两个半小时,这样就到十点半了。 好在这里也没有其他休闲场所的诱惑,好在自己平时也喜欢安静看书。除了累了些,其余都还算适应。
我自制力不高,凡事总喜欢做计划或者写备忘,用以提醒和监督自己。附我当时贴在床头的计划表(考完后撕下的:)):
列出考后计划 增加备考动力
做一件事总要一个动力,在你难以坚持的时候支撑自己。很惭愧,我的主要原因是感情和家人。
之前考研,如今考公,一次为了追随,一次为了远离。或许是感情上的绝望,让我决定换一个城市,换一个环境。于是,想想未来,既然感情上总是交白卷,那就在事业上让父母有稍许安慰吧。 说实话,一个人坚持战斗真的很难,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自制力极差的女生。有时候累了,烦了也会想:要不算了吧,考上是上天见怜,不上是情有可原。一个岗位只招一个,笔试后还有面试呢,面试我可完全没经验。但好在这种退缩的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复习还是没有间断的。有时候真该感谢自己骨子里的那股倔劲。
备考的时候,落下了挺多娱乐,于是一件件写下来,然后劝慰自己:也就两个月了,考完就可以做这些了,如果不认真准备,到时候考完再做这些还不能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