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独立个体,最终是走向独立的,他是要面对社会而不是只停留在家庭和父母翅膀下。故孩子从生下来,我们的育儿教育就是辅助孩子独立成长得教育,偏离这个方向,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孩子独立成长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相关内容。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小时候,谁家几岁的孩子能把被子叠得很好,或是能独自整理房间是人人都会夸赞的事情,而过了十多岁还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就会被人看不起。
如今,谁家的孩子会做的事情多,仿佛首先就想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谁想让别人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呢?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知不觉的,做父母的开始了”惯“孩子大战。
本来值得赞扬的独立性,更多的被人无形中解读为”穷人家“的孩子。而真正贫穷的是什么?是我们的思想!大多数人都是在”自欺“,为了毫无意义的虚荣心,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而忽略了人生的真理。
“惯子如杀子”这话谁不知道呢?人生路上,千万不可对古话断章取义,要通晓古训中的精华,做为生命中的标杆,去做人做事,不要随心所欲,免得悔不当初。在子女教育上,很多古训是值得深思的,父母的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最为父母,好好想想因果关系。
[图片0]
然后仔细推敲一下,你想你的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然后自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孩子尽早可以在生活上自理、独立,不但是对孩子负责,自身也能早点省心、收益。因此,娇惯不可取,正确教导辅助孩子成长,才是正确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要理智爱孩子
并不是给孩子吃最好的、喝最好、穿最好的就是对孩子的爱,相反如果过度让孩子享受,孩子反而更容易体弱多病,也并不是家长替孩子包办一切,就是对孩子的爱,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什么也不会,在同学面前产生自卑。为此,家长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而不要让爱折断孩子的飞翔的翅膀。
让孩子适当干些家务
有些家长什么也不让孩子干,被子家长叠,衣服家长洗,甚至吃完饭的碗筷也从来不让孩子帮忙收拾一下,结果使孩子眼里从来看不到营生,更不会帮助家长干活,只知道吃喝玩乐。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就让孩子适当地干些家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和独立能力。
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衣物
有些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去完成,使孩子成天无事可做,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比如:有的家长替孩子整理书包,看似省去了孩子的劳动,但结果使孩子去了学校后因找不到需要的书本和文具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收拾自己衣物的好习惯,培养其独立性。
怎么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要想培养独立做事有主见的孩子,父母也得放下架子,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给孩子当家做主的权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个生命体应该包含对所有事情的决定权。而现在有很多家长,不管孩子怎么想,都是自已说了算,一定要孩子按自已的意思做。
结果是孩子有个么新想法也不敢给父母、老师说。最主要的是孩子说了也不没用,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畏缩,没有主见,好像这个世界不是孩子的,而是父母的。世界都不属于孩子了,还梦想让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大有作为,世界就是有这么多可怕的偏见构成。
要想培养独立做事有主见的孩子,父平要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孩子不想吃鸡蛋黃,可父母不知从那学来的鸡蛋黄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于是,强迫、烘骗。以自已成熟的知商和一个还没有完全发肓成熟的孩子作斗争,打压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把这些权利还给孩子,才有利于孩子成人后做事果断。有主见的良好性格。
[图片1]
要想培养独立做事有主见的个性,父母应经常用启发的话语替代命令的口吻。“你该去学习了“。“不要再玩了,我命令你立马把电脑关掉”。多么可怕的语句,没有给孩子一点主见的表达,换个方式吧,比如:“孩子你考虑考虑你是不是该,当然,你有决定权,我只是一个提醒。”这样以来,孩子会明白父母的意思的,也一定会按你的设想发展去做的。
我们怎么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只要学习好啥都有了的问题,爱因斯坦也要扫地吃饭,爱迪生也要吃饭卖报为生存的。伟人的自理能力更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自已都照顾不好,却想着孩子要学习好,是做大事的人才,小事妈妈包了。这是一条“美好设想坏结果的”羊肠小道。只有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动他该动的手,才是孩子通向未来康庄大道的条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自已照顾自已的能力。
现在是网络遍地开花的时代,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故事,儿歌等来培养孩子服务自已的能力,只有先会为自已服务,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从小开始就引导孩子洗手、剪指甲、洗碗、洗祙子。这些事情孩子在婴儿期都是喜欢去做的,而是家长给孩子断送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小,最主要的是认为孩子洗不净,还有怕孩子会把碗摔烂,等到孩子大了,父母再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不愿意做了,错过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培养时期。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给孩子提供“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的家庭空间,许多家长都怕孩子动手,吃饭怕孩子烫着,穿衣慢了怕孩子冻着,孩子自已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走路怕孩子累着,还要背着。是父母的行为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个不准动,那个不准动,把孩子限制的条条框框。更别说去引导孩子的自理能力了,给孩子一个独立做事的空间,孩子的事是孩子的,不要包孩子的一切,还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自求生存的能力。